遊戲問卷設計 Game Guestionnaire

contents

  1. 1. 關於問卷
    1. 1.1. 問卷設計
  2. 2. 關於面談
    1. 2.1. 團體面談
  3. 3. 歸納問卷
  4. 4. 各組設計
    1. 4.1. 塔防遊戲
    2. 4.2. 角色扮演
    3. 4.3. 解謎遊戲
  5. 5. 問卷統計範例
    1. 5.1. 問卷結果
  6. 6. 課程意見

問卷設計跟面試方法一樣,如何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能力,如何發問、如何誘導都是相當有趣的。對於每一種人格特質,在面對不同問題的問法時,作答的難易度是有影響的,這對面試官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因此需要了解到問題設計的方法。

關於問卷

問卷通常會分成兩種

  • 定量分析
    詢問回答者的意見 程度 ,通常採用二值化,在從正到反極劃分數個單位,讓使用者選擇。
  • 定性分析
    單純詢問使用者的 看法 ,在不給予任何提示下,讓使用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回答問題。

當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分布,既不是好與壞兩者,那麼定量分析就不能作為評估,採用開放式作答的定性分析,讓使用者回答它們所理解的,通常開放式有一個缺點,會導致過於雜亂的回答,很難得到期望的答案。想必很多人在不理解 問題描述 就會答非所問。定量分析的面向去設計,會得不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兩種方法各有優缺。

問卷設計

按照上述的兩種情況分成 選項 申論 兩種。申論題就不必說,留給使用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欄位設計就是文字欄位而非選項欄位。

特別介紹一下選項部分,通常會有 是 / 否 喜歡 / 不喜歡 ,再複雜一點就是 非常喜歡 - 喜歡 - 沒意見 - 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如果在量表中只有偶數選項,通常是不存在中立立場,希望每個應答者都給予一個立場去回答,反之在奇數選項中,給予中立立場的應答機會,通常會得到非常多的 沒意見 此時有效問卷的數量相對少。

關於面談

面談通常會分成三種

  • 結構化
    封閉式對答,在已知答案中做決策。循序讓使用者回答問題。
  • 半結構
    相較於結構化問題,不要求詢問順序性,或者是確切的答案回答。
  • 非結構
    問題會隨著應答者回答的方式變化。

通常第三者的非結構面談相當輕鬆,如果變化問題不特別刁難,面談者也會根據應答者的能力詢問相關問題。然而在結構化問題中,相當一板一眼,容易對應答者感到緊張,當問題卡住的時候,接下來的問題就會影響到應答者的狀態。半結構化則介於兩者之間。

團體面談

  • 部分應答者很容易被忽略,需要主持人去引導,觀察每個應答者在聽取其他人回答的肢體語言,適時地將每個人的意見引出。
  • 很難獲得想要的資訊。
  • 回答之間會相互影響。

特別小心主持人不應該讓面談者們 達到共識 ,而是讓他們分享所知。誤導或誘答的情況應該避免,否則有可能會造成馬拉松領先者帶著一群人走錯方向的感覺。感覺不少情況會設下陷阱去讓面談者誤答,在問題描述上不給予明確的規範,在算法問題上也常常會這樣,至於算不算誤答就不曉得,當一個人對問題的背景認知不同時,問題本身就不一樣,能不能 取悅 面試官呢?

歸納問卷

回收問卷後,利用定性方式去得到的答案是最難分析,只能靠觀察去理解,對於定量方式去設計的,將要看採用的數學模型來決策,例如消頭去尾後得到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 … 等。不管哪一種方案,要看應答者的文化習慣,是否會造成不願意表態,極端情況是否正常 … 等因素,適時地消去一些實驗數據進行統計。

問卷介面也要有所區別,通常會有數個相似領域的問題,整合在一起,並且給予一個問題大綱有助於對問題的理解,特別注意到問題設計時要確定題目是否能二極化。

各組設計

最奇葩的要來了,針對認知風格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先前設計的遊戲,不同認知風格對遊戲介面的觀感。,各組提出的問卷問題如下:

塔防遊戲

  • 遊戲中介面的引導對你有哪些幫助?
  • 升級頁面的兵種介紹對你有何影響?
  • 過多提示會不會扼殺你對遊戲的興趣?為什麼?
  • 你覺得遊戲中哪一個功能最不直觀?為什麼?
  • 是否希望一開始就解鎖所有關卡?為什麼?
  • 無法順利通關時,你都如何應對?
  • 升級頁面的兵種能力數值是否能幫助你理解兵種特性?如果不行,希望如何改善?
  • 你覺得遊戲中哪一個功能最不直觀?為什麼?
  • 你覺得遊戲中在哪個部分自由度不夠?希望如何改善?
  • 你希望遊戲中哪些介面能夠讓你自行調整?

角色扮演

  • 你覺得主畫面看起來如何 (例如背景顏色、排版、標題等等)或是其他?
  • 你覺得說明文件的詳細度以及對於操作的說明還有排版等恰當嗎,能助你了解遊戲怎麼進行?
  • 關卡劇情有沒有讓你覺得充滿故事性、關聯性,讓你進入遊戲中?
  • 遊戲的流程、難度、還有系統的圖示資訊你覺得夠完善嗎,能幫助你遊戲順利?
  • 你覺得遊戲的音樂選擇跟切換時機有讓你覺得非常合理,並且具有強大代入感嗎?
  • 您覺得遊戲難度是否可以自行解決?為什麼

我們組所提出的七個問題如下

  • 您覺得遊戲難度是否可以自行解決?為什麼
  • 您最喜歡、討厭這遊戲哪一部分,討厭的話,想改成什麼?
  • 您覺得遊戲內介面的看法如何?
  • 您對於介面的動畫效果的看法如何?
  • 您玩完這款遊戲後,對遊戲目標瞭解程度 (例如劇情 …)?
  • AI 擬真程度對遊戲操作的感受?
  • 原本期望的效果、事物卻沒在遊戲中的是什麼?

解謎遊戲

  • 在遊戲進行當中在覺得最困難的部分為何?
  • 如果在遊戲中加入選關模式,你有什麼看法?
  • 對於遊戲介面,你認為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
  • 教學關卡對你學習遊戲的操作模式有什麼影響?
  • 對於破關後才加入競速模式,你有什麼看法?
  • 你認為遊戲劇情有何改善空間?

問卷統計範例

本課程教學極為詭異,應該請全班人一起填,總共才七組來卻只要求自己去找 課程班上 十個人來填問卷,互填對方設計的遊戲問卷難道這麼困難嗎?老師應該要直接請全班來填寫吧,用鼓勵的方式,居然在畢業前一周要大家填問卷,一星期統計好並且報告,明顯地大家都在忙畢業典禮的拍照,問卷也很晚統計回來。

當然十個人的樣本數只能自我安慰,下什麼結論都是不具有信用的,只好按照老師的調調亂扯一通。就算遊戲做得再差,問卷回饋不如預期的對答,也許按照自己的預測方式去報告就行,問卷感覺就是裝飾用的。自己的教授自己靠北?

問卷結果

分別對於兩個版本,非常非常少的實驗數據。

遊戲難度 Holist 認為難度簡單,對遊戲進行不算困難,對於 Serialist 比較有新事物認知上的起手問題。

在遊戲偏好上,大部份的 Holist 看到了整體的光影效果對此深感好奇,而 Serialist 不少指出遊戲說明上的困惑與扣除血量的細節。

在遊戲內介面上,Holist 對於道具切換、使用狀態有強烈的要求,太過簡潔的界面是介意的地方,而在 Serialist 對於顏色要求較為強烈,對於簡介的介面設計滿意。

在遊戲介面動畫上,Holist 比較偏向回答遊戲內部的元素動畫,而 Serislist 則比較在意流血效果和字體閱讀。在這一部分的回答可以說是有點誤導,預期是想要讓他們回應遊戲介面動畫,而非遊戲內的元素動畫。

在遊戲目標上,一致都朝著遊戲通關目標為基準,而非劇情走向,估計是劇情走向對遊戲進行流程不影響,所以沒有必要去注意遊戲劇情內容。

在人工智慧 AI 上,Holist 比較偏向滿意,對有一些與現實邏輯不合的反應介意,對於 Serialist 對於 AI 的反應比較兩極,有好有壞。

對於預測遊戲進行上,Holist 比較想要的是局部性改變,例如效果與道具使用上、遊戲進行邏輯、新的功能利於闖關。而 Serialist 比較喜歡全局性的擴充,如新增關卡、不同類型的通過條件、關卡成就感、角色成長的需求。

課程意見

請不要一堂課的結尾就喊出成績來決定一個學生的價值,若要從認知風格中挑選一種分類,老師的認知風格屬於一種衝動型,部分是需要不斷反思來接受新的資訊。不強求這門課的走向,但從做遊戲方面,可說是此次教學的創舉,既然要我們寫程式,麻煩就以資工系的方式引導,時間跟計劃不是一兩個星期前講就了事,牽涉到設計與構思,不給一個明確的方向,導致各組面向不同種遊戲,類型不同的遊戲設計出來就不能隨意說好與壞,若是要符合你們口味的網路學習,那直接說做益智遊戲即可,有些探討問題也因遊戲類型扯不上關係。

若要用小組程式作業、設計作為不上課的理由實在說不過去,導致這一學期很多次沒上課,起碼可以一個小時上課,後兩個小時討論的方式。而在論文上台報告卻有報告老師的同一篇論文,導致報告內容重複且冗長。上課投影片請不要用講稿模式 (兩攔筆記式,另一半的筆記欄位不知道給誰看的),可以請助教弄全螢幕的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