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ICPC 訓練爭議

contents

這場爭論還在持續中,活在什麼環境就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沒有全區的誰對誰錯。老子就是看那群台清交不爽啊!努力、聰明從來都不是問題,不能讓人佩服得心服口服就會不滿,認知差異、體諒差異,並非積極消除差異。

拿努力、聰明的成果當作區隔、拒絕的手段,倒不如說「空閒時間會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不做其實沒差。等到沒了戰友,那又是什麼困境呢?

大家好,我是 morris (morris821028),被點名來說對於 ACM-ICPC 競賽資源在各校分配不均的看法。

首先,有個共識台清交都有系統式訓練,若說沒有系統式訓練,至少還有一群默默在背後敲代碼的同學、學長一起奮鬥。訓練環境有資源、有伴、有敵,對於非台清交的學生大多數沒有這樣的方式學習,但我覺得沒必要用相同的模式運作、也辦不到。

有教授、學長們引領固然不錯,能在有限時間內達到競賽水平,從高中開始當 ACMer 的我來說,很多人大學才開始學這領域,兩年就能上戰場的牛人,當然會先精神崩潰一下,然後吵著、罵著「他們有資源啊!」當時也這麼暗地著罵著,仔細想想自己沒有辦法在所謂系統式訓練下苟延殘喘,已經在沒有督促下學習很久,把我關進籠子學習,大概只會見到越來越低落的 morris。

對我來說,講講自己有多討厭你們的才華、罵罵你們所擁有的資源,心裡才會舒坦點。間歇性地說這些,明白自己永遠不會跟你們用同一個方式做事、學習。「爭取」作為一個求上進的舉動?爭取到後,才發現自己多麼不合適,還不如讓適合的人運用這些資源。

我們被放上同一個架子上面比價,所以才會這麼不滿。「這麼不滿?那為什麼還要自找苦吃?」只是想學、還不想輸,願意用那數倍的時間來驗證自己的價值,也許不會被兜售出去,起碼價值還有機會留下,用不同的方式引領不一樣的人。

「就算如此我也不想輸」-《三月的獅子》

分配不均很正常,不然要拿什麼作為目標?等把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啃食完後,自然而然地就會找到、接觸新的資源,這樣比較有尋寶的樂趣?

「因為找不到解答,就什麼都不做」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的-《三月的獅子》


我來自東部的花蓮,要說高中學習資源,少之又少!學長們也要在西部學校讀書,哪有空回學校教人,回來教一兩隻小貓?

高中-花蓮高中資優班,但也別想太多,咱們資優班不看整體分數的高低,考試靠單科成績決勝負,並且三年不換人。因此才有專題課選擇資訊的機會,從上高中開始才接觸這領域,一開始非常討厭寫程序,打從心底就排斥它。

靠著抄同學的作業活過來,老師教了語法基礎後,就發布挑戰-「寒暑假在 Zerojudge 完成 100 題」大家也知道 ZJ 很多水題,自然而然地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水題寫個一天也不是問題,也許就是東部小孩的權力吧,不是為了競賽成績而學。

參加 NPSC、資訊科能力競賽,當時參加三年 NPSC 連一題都沒寫出來,根本不會讀檔操作,拿了錯誤訊息回來還真不知道是沒有讀檔成功還什麼的,就這麼度過三年比賽。在 NPSC 0 題,幾乎可以說是高中傳承的零題傳統。

在東區資訊科能力競賽中,程設部分都是數學模擬,跟西部的題目大相逕庭。決戰點都是在計概,那時不喜歡讀書的我幾乎都拿了期望值回來。最後一年進了全國賽,程設題目幾乎全寫,興沖沖地排隊等測試,那時還有「寫比較多題的人排前面」測試完後,拿了慘不忍睹的成績,早知道乾脆不寫。測試一結束,就趕緊搭車回花蓮,連頭都不想回。

(以上略-)

如果多少認識我,都明白我英文不好、中文理解也不行,出去比賽還需要一個高強度容忍的翻譯機,不然寫到一半的翻桌。這樣的能力絕對上不了台清交,大學就讀中興大學,隨後嘗試轉學到台清交成,但是沒有成功。最後在茵可的邀約才到中央大學。

也不是說要多麼有系統的訓練,學校課程沒有台清交的課程繁重,我們一學期的課程內容說不定還比不上台清交幾周的內容,有比較多時間慢慢寫程式,即使進步很慢,寫得好 (易懂)、寫得快比起寫得正確來得有趣。

我不適合比賽,跟學長們玩了幾次全國競賽,創下學校成績新高之後,就這麼解散。不弄 Topcoder、Codeforces 及 Google Code Jam,一來是看完題目差不多比賽就結束,二來介面和流程一度讓我精神崩潰,所以窩在簡單的 UVa 裡面打混。

打混的方式-東抄抄西抄抄,因為想要 AC、想出題,所以才學某些噁心的算法。看代碼、看題解學習就是我的學習方式,看了也不見得懂,那為什麼還要怕去看別人寫的?所有都由自己想、自己解決對我來說是奢侈,有 CSDN 可以靠,對我來說資源很夠,就怕沒能力理解。

部落格的部分內容根本不是寫給別人看的,整個 google 就是我的 codebook,寫完就會忘、理解透徹也會忘、自己做的報告也會忘。

啊,像我這般被人需要還是第一次啊-《遊戲人生》

可喜可賀 可喜可賀-《甘城輝煌樂園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