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在學校活動也告一段落,即將要進入淡季,因此對於活動時數認證會變得更加麻煩。學校活動大多都是剩下營隊,當然也只有工作人員才能參與來替換時數,只能參與一半的半吊子可是無法融入進去的。於是被催著去參加校外活動來補這一個門檻問題。
來到中壢,基本上也就只有在校園、火車站及租房地點三角範圍內行動,對於其他地點一概不知,在中壢的學校有中原、元智以及我們中央,之前有被學長帶去中原夜市,若要自行出發還算個挑戰,曾考慮騎車去參加活動,但在前幾天去演練騎車過去時,卻不知不覺繞回學校,中壢的環狀分布、高架橋之路線讓我卻步,看來還是搭公車較為妥當。
去過中原夜市,卻沒進過中原大學,去過元智大學參加程式競賽,卻不知道怎麼自行前往。早上聽完一場演講後,趕緊搭公車轉兩次過去,在一個小時內就抵達中原,比預期中還來得順暢。在提早到達後,走在不同的校園觀望,看看不同地方的感覺,也許是股錯覺,由於騎腳踏車的人少,顯得人群非常的多,而且相較於中央更容易在路上見到女生,想到畢業學長回來學校的時候說一句「怎麼一眼望過去幾乎都男生」突然有點感觸,即使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女生,只比中原少一點,在戶外的大椅上不少學生坐在哪裡,顯得更加地活絡。也許只是太少出門,對中央不慎了解吧。
- 全人博雅講壇 「人之何以為人:一個20萬年的故事」-李家維
- 服務 X 學習 X 旅行 X 夢想 - 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我們很不一樣 「105 號公路-泰緬邊境」-黃婷鈺
場一狀態
在講座開始前就明顯地感受到不同的風氣,開幕前來個留外的音樂表演,同時也請學校校長來說本校的希望不要拿通識的營養學分,正是舉辦這一系列全人教育講座的目的,講座規模不大,卻有不少校外人士和同學入場,相信仍有不少同學是來混時數的,包括我自己。
「人之何以為人:一個 20 萬年的故事」這演講標題不外乎就是在描述人類演化的過程,這 20 萬年間的不斷地挖考出來的化石,訴說人類的起源,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起源與文明發展?能在人類文明習慣中了解不少疑惑,如為什麼總是成對科學人雜誌 - 「 演化路上夫妻同心 」、科學人雜誌 - 「 天天上網的靈長類 」 … 等。
不少相似的化石指出,智人與其他類似的族群之間的相似程度,雖然基因只有一點點不同,造就體能、合作、學習、腦容量 … 等都有所差異,為了度過險惡的環境,單純體能良好的人種消失,會合作延續文明的種族存活下來,靠的只是一點點變異。這讓我想到動畫《攻殼機動隊》對於文明的看法,人類之所以能成長到這一個地步都是靠一個 外部記憶體 - 文明,那我們真的是擁有自我嗎?還是順著文明的發展?但我想當人們不缺物質時,才能去想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到底該不該去怪罪努力、後天學習?還是去怪罪刻印在 DNA 上的排序?曾經為了存活繁衍導致的基因,而基因養成習慣。從計算機科學的廣義算法中的基因算法可以裡也到,人類之間的基因變異不算少,這有沒有影響呢?就如電影《蠢蛋進化論》中的基因變化,不見得聰明靈敏,只要適合生存即可。很多行為是沒有道理的,有些演化也是沒有道理的,在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過去的演化價值時,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回過頭來看看講者提到的科學人雜誌,人耐不住寂寞也是因為曾經有段長久的日子需要彼此扶持,度過那段艱辛的冰河時期。現今環境還算充裕下,人可以不見到其他人,藉由上網交流資訊,雖然這可以交流資訊,但卻難以得到實質的幫助。從現在觀點來看,人其實也很單純,藉由學習外部遺留的文明來成長,所以才看起來聰明,大家也都知道若沒有傳承,人類根本走不到今日。
場一心得
中原講座的發問其實還挺有趣的,發問相當踴躍,原來在別校是這種情況,即使是一些課本上的內容、電視影集的科幻劇情都拿出來問,講者當然只能回答這不確定,至少不能斷言去否定。講者大部分的內容都可從國高中學的歷史中理解到,藉由後續學習的資訊也可以明白這些小道理,大部分都是在描述科學人雜誌上的資訊,有興趣可以去讀讀。
場二狀態
講者的描述有點囧,也許是狀態不好吧,可能尚未習得說話術,對於分享感覺是難以用文字去描述。儘管如此,藉由之前學到的文明與族群的通識課程,大概能猜到她想描述些什麼,就由我來說說吧!
首先,講者在大學混了四年不感興趣的專業,在四年存夠了錢,前往泰緬邊境的難民營中去當國際志工,泰緬邊境難民營是因為兩個民族之間的糾紛導致。國際志工是什麼?國際志工能做什麼?到底是誰需要誰?還是在別人艱困的環境下,只是想要藉由別人的艱困來充實富足自己的知識?
我對於國際志工不甚了解,但對於文明與文明之間的隔閡有點認識,很多人就會用體驗、參觀的方式去遊走各地,因為旅行是跳脫環境最簡單的方法!想要跳脫環境就去存個錢吧,去別的環境了解自己有多麼無知且高傲,看著別人過著自認為窮困的生活,不了解當地的文化,卻又想幫忙他們的窘境。
對於這件事情,我的看法如下,常說「人只能自救」,國際志工去幫忙不少只是「 偽善 」瞧不起別人的文化、可憐他們的處境,去了那裏,只能觀察別人的生活,有時還需要當地人照顧生活。去那兒 體驗 ,就跟別人來家裡 觀光 的感覺一樣,尤其是在戰亂複雜的關係下,志工除了送物質協助無關戰爭的人外,請思考有沒有可能把他們牽涉進去,因為提供給對方敵人協助,那志工算不算敵人?這要特別小心,當我們在台灣成長,沒有那種經驗是很正常的,懵懂無知的情況下,被用另外一種方式教導「 幫助別人 」是件好事,因此就把這套邏輯用到另一個國情上。
請跟沒有計畫性的幫助說再見!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本滿懷熱血的教山區孩童,學生竟對志工老師說:「叔叔阿姨,請你們不要再來我們這義教了…」 》link,開頭第一句「我們沾沾自喜著自己的偉大、奉獻。但是,我們到底為他們做了什麼?」正是描述志工的心境,也正是講者有提及到不少跟著一起去當志工的同學在那裏覺得自己的心很空虛,的確若沒有對自己夠了解時,突然用自己所謂的理解去理解別人時,回饋得到的那種失落感正是那股空虛。
學校教育是活在這個社會的學習過程,但不就是人類太多、過於群聚,相依彼此產生不少抽象式的職位,並非對物而是對人、對制度的職位,把偏鄉小孩帶來教育城市的生活技巧,對於他們能學到什麼實質內容?跟著大家一起進入城市搶那一鍋粥嗎?原始心中那股純樸到哪去了?講者描述到學校因為有一位長者去世而停課,學生們都跑去為那位長者送行,這是學校教育做到的嗎?還是生活教育體驗到的?
書本的內容可以協助他們理解這個世界,但並不是替他們指引出路的方法。教育這一舉動大多是為了未來生存技能存在,身為一個教育者是否又想過「教育是否又抹殺掉另外一種全然不同的世界觀」這是兩難的取捨,並不是往哪個目標走就是對的,而是要把這概念在教學的背後告訴學生吧。
場二心得
講者描述上還有趣的,想必是出國體驗後的衝擊巨大,有些事情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吧。
並不是所有講者都能闡述有多成功的一面,或者是自己體驗多麼豐富的內容,這場演講充分地從講者身上看出那種衝擊,說話言之有物、做事持之以恆,君子不多話、默默做事,人的一生充滿困惑,很多事實無法二分化、二值化,去累積吧!也許有一天就能化作一生最美妙的道理。